牛人成功靠捷径?李笑来无情揭露真相,追求捷径很可能恰恰是最大弯路
图片
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刚开始的时候并不觉得,所以很难在意效率。随着岁数的增加,过去的占比越来越高,未来的占比越来越少,效率的重要性就显得越来越大,于是,越来越渴求一切可能会提高效率的方法论……
越来越痴迷于方法论,甚至不惜欺骗自己去相信那些只是胡搞瞎搞但就是敢坚称自己有效的所谓方法论。甚至,开始莫名其妙地鄙视生学硬练。与此同时,一切需要生学硬练的,都直接跳过,借口说那需要一些自己没有的天赋,所以自己永远学不会 —— 倒是可以因此轻松原谅自己,以效率为名。
——李笑来
年少时,时间仿佛是取之不尽的资源。那时的我们挥霍着每一个午后,在阳光下慵懒地发呆,或是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兴趣爱好投入大把的时间。我们可以花费整个暑假去学习一项看似'无用'的技能,可以反复练习同一首歌直到深夜,也可以为了搞懂一道数学题而钻研到废寝忘食。
那时的我们,很少思考'效率'这个词。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微妙的变化悄然发生。我们开始意识到,过去的时光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未来可支配的时间却在逐渐缩减。
20岁时,我们已经度过了人生的五分之一;30岁时,这个比例变成了三分之一;40岁时,一半的人生已成往事。
这种时间感知的转变,就像一个慢慢拧紧的发条,让我们对效率的渴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面对时间的紧迫感,我们开始疯狂地寻找各种能够提高效率的方法论。市面上关于时间管理、学习技巧、工作效率的书籍和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一个都声称拥有'改变人生'的秘诀。
每一种方法论都被包装得光鲜亮丽,都承诺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渐渐地,我们开始相信存在某种'万能钥匙',能够让我们绕过那些看似繁重的基础训练,直接抵达成功的彼岸。我们沉醉于寻找和尝试各种'高效'的方法,仿佛只要找到了正确的公式,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但是,在这种对效率的狂热追求中,我们往往陷入了一个危险的陷阱:开始相信那些华而不实的伪方法论。
这些所谓的'高效方法'通常有着共同的特点:它们听起来很有道理,包装得很精美,承诺的效果很诱人,但实际上缺乏科学依据或实践验证。更重要的是,它们迎合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不劳而获'的渴望。
我们开始欺骗自己,相信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即使内心深处知道它们可能只是安慰剂。我们宁愿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各种'高效学习法',也不愿意坐下来踏踏实实地学习;我们宁愿反复阅读关于'快速成功'的文章,也不愿意投入到需要长期积累的基础训练中。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我们开始莫名其妙地鄙视那些需要'生学硬练'的技能和知识。我们给这种扎实的基础训练贴上了'低效'、'过时'、'死板'的标签,仿佛它们代表着某种落后的学习方式。
我们忘记了,许多真正有价值的能力都需要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来获得。语言能力需要反复的听说读写训练,运动技能需要成千上万次的动作重复,专业技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试错和改进。这些看似'低效'的训练过程,实际上是技能形成的必经之路。
然而,在效率至上的心态驱使下,我们开始逃避这些需要长期投入的学习过程。我们告诉自己,这些技能需要天赋,而自己恰好缺乏这种天赋,所以永远也学不会。这样的自我说服,让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放弃努力,并且还能以'效率考虑'为借口来为自己的放弃辩护。
'我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成为了我们最常用的借口。每当遇到需要长期训练的技能时,我们就会搬出这个万能的理由来为自己的逃避行为开脱。
这种天赋论的思维方式看似为我们提供了心理上的安慰,实际上却是一种极其有害的自我限制。它让我们在还没有真正尝试之前就选择了放弃,让我们错失了许多原本可以掌握的技能和知识。
更讽刺的是,我们往往将这种放弃包装成'理性的效率考虑'。我们告诉自己,既然没有天赋,那么投入时间去学习就是不明智的,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其他'更有效率'的地方。
这就形成了一个深刻的悖论:我们为了追求效率而逃避那些真正需要投入时间的基础训练,结果却让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变得更加低效。
真正的效率,并不是找到避免努力的捷径,而是找到最有效的努力方式。那些看似'低效'的基础训练,往往是建立扎实能力基础的最有效途径。而那些承诺快速见效的方法论,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心理安慰,但从长远来看,它们往往是效率的最大敌人。
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效率。
真正的效率不是避免困难,而是有效地面对困难;不是寻找捷径,而是找到最适合的道路;不是逃避基础训练,而是让基础训练变得更加科学和系统。
那些我们曾经鄙视的'生学硬练',可能正是通往真正能力的唯一道路。那些我们急于跳过的基础环节,可能正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高效方法论'的时代,也许我们最需要的是回归到学习和成长的本质。承认有些能力就是需要时间来培养,有些技能就是需要反复练习来掌握,有些知识就是需要踏实积累来获得。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盲目地进行无效的重复训练,而是要在承认基础训练重要性的前提下,寻找更加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耐心地积累,什么时候可以巧妙地优化。
时间的确有限,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而不是在寻找虚假的捷径中浪费光阴。
也许,当我们不再被各种华丽的方法论所迷惑,不再为自己的逃避寻找借口,真正沉下心来面对那些需要'生学硬练'的挑战时,我们才能发现,这才是通向真正效率的唯一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